PConline logo, blue P on white background PConline 网站地图
3G 4:40
计算机网络
编辑:浩

《计算机网络(第7版)》是由韩利凯、高寅生、雷伟军编著,2012年06月01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书籍信息

作者:韩利凯 高寅生 雷伟军

定价:3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84574

出版日期:2012.06.01

印刷日期:2012.05.25

内容简介

计算机网络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常规主干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因此,计算机网络教材也就出现了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以及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材。本教材既注重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和原理的讲解,夯实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其应用能力提升打好基础,又注重实践和应用。全书共13章,第1和第2章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及体系结构;第3~第7章按照TCP/IP体系结构的层次介绍各层的相关原理,介绍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与局域网;第8~第12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因特网接入技术、无线网络、异步传输模式以及网络安全、管理和实际应用等。每章都附有习题,有些章节还附有实训练习,通过它们巩固所学知识。

图书目录

第1部分基 础 知 识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1.1计算机网络概述

1.1.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1.1.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1.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1.4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1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1.2.2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

1.2.3按计算机和设备在网络中的地位分类

1.2.4按网络的传输技术分类

1.2.5按其他方式分类

1.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3.1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1.3.2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组成

小结

习题1

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1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

2.1.1网络通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1.2体系结构及网络协议的概念

2.1.3接口和服务

2.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2.1OSI/RM结构

2.2.2OSI/RM各层基本功能

2.2.3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2.3TCP/IP参考模型

2.3.1TCP/IP历史

2.3.2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2.3.3TCP/IP模型的各层功能

2.3.4TCP/IP模型的各层主要协议

2.3.5TCP/IP的工作原理

2.3.6TCP/IP和OSI/RM模型的比较

小结

习题2

第3章网络接口层

3.1信号和编码

3.1.1信号

3.1.2数字调制技术

3.1.3二进制数据编码技术

3.2数据...

3.2.1数据传输类型

3.2.2数据通信的同步技术

3.2.3数据传输方式

3.2.4多路复用技术

3.2.5数据交换技术

3.3传输介质

3.3.1有线传输介质

3.3.2无线传输介质

3.4差错校验

3.4.1奇偶校验

3.4.2循环冗余校验

3.4.3海明码

3.5流量控制

3.5.1停等待协议

3.5.2滑动窗口协议

3.6高级数据链路协议

3.6.1三种类型的工作站

3.6.2三种响应方式

3.6.3帧格式

3.6.4帧类型

3.6.5HDLC实例

小结

习题3

第4章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与局域网

4.1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4.1.1争用协议

4.1.2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4.1.3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技术

4.2局域网概述

4.2.1局域网的定义与技术特点

4.2.2IEEE802参考模型

4.2.3IEEE802协议

4.2.4局域网操作系统

4.3局域网联网设备

4.3.1网卡

4.3.2中继器

4.3.3集线器

4.3.4网桥

4.3.5交换机

4.4交换式局域网

4.5以太网

4.5.1IEEE802.3帧格式

4.5.2IEEE802.3物理层标准

4.5.3IEEE802三种协议的比较

4.6虚拟局域网

4.6.1虚拟局域网的概念

4.6.2虚拟局域网的组建

4.7高速局域网

4.7.1高速以太网

4.7.2其他类型的高速局域网

小结

习题4

第5章网际层

5.1路由器

5.1.1路由器的基本组成

5.1.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5.2路由选择算法与路由选择协议

5.2.1静态路由选择算法

5.2.2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5.2.3内部路由协议

5.2.4外部路由协议

5.3拥塞控制方法

5.3.1拥塞的概念

5.3.2拥塞控制方法

5.4因特网的网际层协议

5.4.1网际协议IPv4

5.4.2地址解析协议ARP

5.4.3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5.4.4无分类编址

5.5IPv6

5.5.1IPv6的主要设计特点

5.5.2IPv6的地址表示

小结

习题5

第6章传输层

6.1传输层基本概念

6.1.1传输服务

6.1.2传输协议的要素

6.2传输控制协议

6.2.1TCP服务模型

6.2.2TCP数据传输机制

6.2.3TCP连接管理

6.2.4TCP滑动窗口控制

6.2.5TCP重传策略

6.2.6TCP拥塞控制

6.3用户数据报传输协议UDP

6.3.1UDP服务模型

6.3.2UDP数据传输机制

6.3.3UDP协议的应用

小结

习题6

第7章应用层

7.1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7.1.1万维网的起源和发展

7.1.2HTTP协议

7.1.3WWW服务的实现过程

7.1.4标记语言

7.2电子邮件协议

7.2.1电子邮件系统的组成

7.2.2邮件发送协议SMTP和MIME协议

7.2.3邮件接收协议POP3协议

7.2.4IMAP4协议

7.3FTP协议

7.3.1断点续传工作方式

7.3.2数据传输过程

7.3.3基于Web的传输

7.4域名系统DNS

7.4.1DNS的概念

7.4.2DNS的查询过程

7.4.3域名的注册

7.5目录服务

7.5.1目录服务基本概念

7.5.2活动目录

7.6Telnet协议

小结

习题7

第2部分应用技术

第8章因特网接入技术

8.1接入技术概述

8.1.1对接入技术的基本要求

8.1.2接入技术的分类

8.2拨号接入

8.2.1调制解调器

8.2.2拨号接入方式

8.3综合业务数字网

8.3.1ISDN的定义、特点及功能

8.3.2ISDN的通道类型

8.3.3ISDN的接口结构和接入方式

8.4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系统

8.4.1ADSL的一般概念

8.4.2ADSL的单用户接入方式

8.4.3ADSL的多用户接入方式

8.5数字数据网

8.5.1DDN网络的拓扑结构

8.5.2DDN网络的特点

8.5.3DDN的接入方式

8.6x.25网络

8.6.1x.25网络的基本功能

8.6.2x.25的传输模式

8.6.3x.25网络的连接特性

8.7帧中继

8.7.1帧中继的网络层次结构

8.7.2帧中继的传输模式

8.7.3帧中继的连接特性

8.7.4帧中继网络的工作过程

8.8ATM传输方式

8.8.1ATM的传输模式

8.8.2ATM的连接特性

8.9其他接入方式

8.9.1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方式

8.9.2光纤接入网技术

8.9.3卫星接入

小结

习题8

第9章无线网络

9.1无线网络概述

9.1.1无线网络的起源

9.1.2无线网络的分类

9.1.3无线网络的优点

9.2无线传输介质

9.2.1无线电波

9.2.2微波通信

9.2.3卫星通信

9.2.4红外线

9.2.5无线光通信

9.3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

9.3.1多址技术

9.3.2数字调制技术

9.3.3扩频技术

9.4无线局域网

9.4.1无线局域网概述

9.4.2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原理

9.4.3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9.4.4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9.4.5IEEE802.11标准

9.4.6IEEE802.11系列标准

9.4.7无线局域网的主要技术

9.4.8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9.5无线个域网

9.5.1无线个域网简介

9.5.2IEEE802.15系列标准

9.5.3无线个域网的主要技术

9.5.4无线个域网的发展前景

9.6无线城域网

9.6.1无线城域网简介

9.6.2IEEE802.16标准

9.6.3IEEE802.16体系结构

9.6.4无线城域网的主要技术

9.6.5无线城域网的发展前景

9.7无线广域网

9.7.1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9.7.2IEEE802.20技术标准

9.7.3无线广域网的主要技术

9.7.4无线广域网的发展前景

9.8无线网络技术之间的关系

9.8.1WiFi与WiMax的关系

9.8.2WiFi与3G的关系

9.8.3WiMax与3G的关系

小结

习题9

第10章异步传输模式

10.1ATM信元结构

10.1.1ATM信元格式

10.1.2信元传输方式

10.1.3ATM虚拟电路

10.2ATM交换机

10.2.1ATM交换机的结构

10.2.2ATM交换机的交换结构

10.3ATM网络结构

10.4ATM网络参考模型

10.4.1ATM参考模型简介

10.4.2物理层

10.4.3ATM层

10.4.4AAL层

小结

习题10

第11章计算机网络安全

11.1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

11.1.1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11.1.2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攻击

11.1.3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11.2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

11.2.1安全服务

11.2.2安全机制

11.2.3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模型

11.3数据加密技术

11.3.1传统加密方法

11.3.2数据加密标准DES算法

11.3.3公开密钥加密算法RSA

11.3.4对称和非对称数据加密技术的比较

11.4数据加密技术应用

11.4.1数字签名

11.4.2数字摘要

11.4.3数字时间戳

11.5IP安全

11.5.1IP安全体系结构

11.5.2认证头

11.5.3封装安全载荷

11.6网络防火墙

11.6.1防火墙的概念

11.6.2实现防火墙的技术

11.7防病毒技术

11.7.1计算机病毒

11.7.2计算机网络病毒

11.7.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小结

习题11

第12章计算机网络管理

12.1计算机网络管理概述

12.1.1网络管理系统的产生与发展

12.1.2网络管理模型

12.1.3网络管理的功能

12.2网络管理的协议

12.2.1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12.2.2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

12.2.3两种协议的比较

12.3常用网络管理系统介绍

12.3.1思科WorksWindows

12.3.2HPOpenView

12.3.3IBMTivoli

12.3.4Novell网络管理方案

12.3.5SunNetManager

12.3.63ComTranscend

小结

习题12

第13章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13.1校园网与远程教育

13.1.1校园网概述

13.1.2校园网建设方案

13.1.3校园网方案实例

13.1.4校园网方案总结

13.2现代远程教育

13.2.1河北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有限责任公司系统的构成

13.2.2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关键技术

13.3企业电子商务

13.3.1电子商务的系统结构

13.3.2电子商务的流程

13.3.3电子商务技术

13.4视频会议

13.4.1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

13.4.2视频会议系统的组网方案

13.4.3视频会议技术

13.4.4视频会议标准

13.5IP电话

13.5.1IP电话概述

13.5.2IP电话关键技术

13.6三网合一

13.6.1三网合一概述

13.6.2“三网合一”技术

小结

习题13

参考文献

卡通风格的橙色IP地址图标,带有网络符号

简介.清华大出版社.2016-03-06

3.3.2018-05-04